千城小说网>网游竞技>最才子 > 第三百零八章 如此高调
    朱元璋之所以实行这一政策,除了稳定北方读书人情绪的政治需要,其中还隐含着对北方文教的鼓励。.. // 《》广告 全文字txt下载毕竟,若每次会试的中榜名单都被南方士子尽数占据,很打击北方读书人的积极性。

    也因为有了这个分榜制,一百多年过去了,到如今,北方省份的教育水准总算得到恢复,也算是一大善政。

    这情形有些像后世的高考制度,考生考本省的大学一般都有分数上的限制,而如山东、湖北这种教育发达地区,高考的录取线则要比偏远省份要高上一些。

    当时,换成北上天这种大都市,教育水准明明比其他省份要高出许多,却又享受优惠,实在是让人看不明白。

    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其不足;人之道,损不足而补有余。

    “那么,这个南北中三榜又是如何考试的,每榜多少人?”林举人讪笑一声,事关自己利益,由不得他不细心询问。

    马上就有人继续解释道,一般来说,进士的录取名额并无定制,都是由内阁提交,皇帝批红。虽然分为南北中三榜,可考生还是用一样的考卷。只不过进考场的时候,按照地域不同,按照比例分在不同的考房。

    录取的时候,十八房同考官也要将卷子分出来,按照比例分地域录取。

    “哦,如此说来,每房同考官虽然无形中就增加了三倍的差使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。”

    “还请各位兄台继续说下去,为小弟解惑。”林举人听得入巷,没口子地催促各位科场前辈继续说下去。

    当即,就有人喝了一口酒,说得更为详细。

    原来,考生进了考场之后,要按照编号分别坐在不同的考棚中。

    考棚的编号也如乡试一样按照“天、地、玄、黄、洪、荒、宇、宙……”的顺序。少则十六七个考棚,多则二十来个,每个考区都有专门的官员则考场秩序。但却不参加阅卷,这一点和乡试却有所不同。

    至于如何阅卷,则是另外一套规则。

    并不分考区审卷,而按照考试科目的不同,由专门的同考官负责-----这就是所谓的十八房同考官制度,又叫五经分房。比如:《易》、《诗》各五房,《书》四房,《春秋》、《礼记》各二房。

    这套阅卷制度比起乡试来。却要科学得多。

    而且,同考官最差也是庶吉士出身,都是饱学宏儒,水准也非常高,自然不会漏掉一个得用的人才,保证绝对的公平公正。

    至于分榜。参加会试的人分为南、北、中三卷。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广、广东五省及明朝南直隶的十一府,江宁、苏州、松江、常州、镇江、淮安、扬州、徽州、宁国、池州、太平、广德州为南卷;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四省及直隶八府,顺天、永平、保定、河间、真定、顺德、广平、大名、延庆、保安及奉天、辽东、大宁、万全等处为北卷;四川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及南直隶六府,安庆、庐州、凤阳、滁州、徐州、和州为中卷。

    三榜的录取名额都是一样,也就是说,这八十一个未来的贡生名额需要平均分配,每榜只二十七人。

    等到中贡士的八十一张卷子选出来之后,才最后排定名次。

    林举人恍然大悟:“在下也是刚考中的举人,却不知道这进士科还有这么多讲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