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城小说网>网游竞技>最才子 > 第四百五十八章 成国公
    老实说,吴节对明朝的清流们非常没有好感。这些家伙端起碗吃肉,放下筷子骂娘,属滚刀肉的,切不断嚼不烂,谁粘谁倒霉。

    清流们大多是读死书的书呆子,科举入仕之后,因为政才有限,没办法安置在要紧岗位。只能统统打发到诸如监察院、秘书阁、钦天监、国子监这种清水衙门养着,颇有些像后世的农委,满眼都是知识分子。

    读书人多了,又收入低微,难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,难免有牢骚,难免看谁都不顺眼。

    于是,就逮谁骂谁,上纲上线。

    偏偏这群人还掌握着社会舆论风向,得罪不起,即便是皇帝,拿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。

    这次西苑闯宫就是这群人闹出来的,起因是海瑞上书被捕。

    嘉靖也烦了,既然你们说朕抓海瑞不对,那么这案子就交给你们办好了。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,无论如何,海瑞的驾前失仪,大不敬只罪总是逃不过的,你们总不可能将他一放了之吧?

    作为皇帝代表,吴节就被派去做了观察员。

    在此之前,虽然同是进士出身,吴节对这群朝廷喉舌是敬谢不敏的,从来没同他们打个交道。再说了,他一个皇帝近臣,平日间都呆在嘉靖身边,别人想弹劾也挑不出他的错来。

    今天刚一看到赵贞吉,却发现这老头竟然是熟。

    这不就是大前天闯宫时领头的那个监察院的御史吗?

    这老头的厉害他那天可是见识过的,心中就有些发怵。

    忙调集了脑子里的资料,一查,这才吃了一惊,这家伙可了不得。

    赵贞吉,字孟静。号大洲。四川内江桐梓坝人。生于明武宗正德三年,卒于神宗万历四年,年六十九岁。嘉靖十四年进士。授翰林编修。擢左论德、监察御史,隆庆元年,也就是裕王登基的第二年。这老头竟然被任命为礼部尚书,文渊阁大学士,入阁做了阁臣。

    虽然谈不是一代名臣,却也在史书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
    大家都是四川人,俗话说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。

    海瑞一案也不知道要审多长时间,看样子得和赵大人合作许多天,吴节就有意同他套近乎。

    见了赵贞吉的面,立即笑道:“吴节这才听说赵大人原来是内江人。我是成都府新津县的,说起来咱们还是同乡呢!早知如此,我就该先来老大人那里拜拜门。”

    却不想。这句话一说出口。赵贞吉立即板起了脸:“拜什么门,就因为你我是同乡。若是那严嵩这样的奸佞与你是同乡。是否也要去拜拜?”

    吴节有些没趣,严党现在虽然人人喊打,可人家还是大明朝的首辅,又不是乱党,怎么就拜不得了?

    赵贞吉还是不肯罢休,继续骂道:“你们这些天子近臣,一个个都喜欢走捷径,不是君子之道。你吴节就不说了,当年严嵩寿宴,张居正居然去祝贺,还写下了阿谀逢迎之辞,没得让人恶心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“呸!”一声朝雪地上吐了一口唾沫:“什么‘声明悬日月’,什么‘补衮功无匹,晚节更怡然’,俗不可耐,连名节都不要了。”